【健康】秋后算账-秋天容易得的疾病
秋季气温热转凉,空气中湿度减低,而昼夜温差增大。秋后算账-秋天容易得一些疾病。
立秋后的几种常见疾病及预防方法
1. 皮肤病。其表现为皮肤瘙痒、红肿、疼痛等症状。秋季预防皮肤病要注意衣物的选择,对于贴身的衣服可尽量选择纯棉的,同时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,多注意个人卫生。
2. 口腔溃疡。秋季人最容易上火,而上火之后口腔溃疡是最直接的表现了。当然了也有些人表现为鼻子冒火、喉咙痛、发烧等问题。秋季口腔溃疡高发除了由于气候的关系外,还和人体激素水平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。所以秋季要注意多调理,平时多补充水份,多吃富含维生素C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的食物,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。
3. 咽喉炎。秋天空气变得干燥,温度也逐渐降低。如果出现明显的咽部不适,应该注意多喝温热水,多吃些滋阴润喉之品,如百合、银耳、黑木耳、梨等,平时用嗓较多的人更要保护好嗓子,尽量减少说话。
4. 感冒。立秋后温差大,容易着凉,着凉后身体抵抗力下降,导致病菌乘虚而入,是感冒的主要诱因。
5. 哮喘。秋季空气干燥,过敏源也比较多,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常会发生哮喘。由于有哮喘病史的人对大气的温度、湿度等变化极为敏感,而且适应能力弱,极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支气管哮喘。
6. 胃肠疾病。夏秋之交多发胃肠疾病,有胃病的人要注意保暖,饮食以温、淡、素、鲜为宜,定时定量,少吃多餐,不吃冷、硬、烫、辣、黏的食物,戒烟禁酒。
7. 呼吸道疾病。季节变化时,呼吸道防御能力差的人很容易得病。因此,立秋后应特别注意防范呼吸道疾病和肺病。老幼等体弱者需注意锻炼,加强营养,保持轻松心态也很重要,时常大笑能增加肺活量。
8. 脑血管疾病。寒气与燥邪相结合,使血管收缩,导致脑血管病变增多,容易诱发中风。特别是中老年人,立秋后应注意多摄入含蛋白质、镁、钙丰富的食物,可有效预防脑血管疾病。进餐时防止过饱,以七到八分为宜。
立秋后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大补
秋季意味着进补黄金季节的来临,但进补也是有讲究的,不适当的进补方法不仅无法发挥预期的效果,有时甚至会损害身体健康。
中医的原则是虚者补之,不是虚症的患者不宜用补药。而且,虚症又有阴虚、阳虚、气虚、血虚之分,对症服药才会补益身体,否则适得其反。
值得注意的是,日常的保健养生也要把用药膳的对象大致分为偏冷偏热两大类,不辨冷热胡乱进补,容易导致“火上浇油”。如湿热体质的人,就不能食用食鹿茸等进补,而应清热祛湿;平时痰多者可多吃健脾益肺的食品,如山药、薏米、百合、杏仁等;老年人喘咳多伴有肾虚,可适当吃些补肺肾之品,如冬虫夏草、蛤蚧、核桃、芡实等。因此,进补前最好先请医生把脉,对症进补,才能更好地发挥药膳功效。
温馨提示: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删除;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,我们崇尚分享
任何男性健康问题,马上在线咨询,即有微信健康私人医生为您解答。
即日起,回复本微信“姓名+手机号+您的问题”例如:“张三+1854003****+包皮手术多少钱?”即刻会有客服给您回拨电话,详细沟通,更多问题也可以点击"阅读原文" 在线沟通。
0357-3338999
专家在线答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