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长知识】为什么交通指示灯选择红黄绿这3种颜色?
红灯“停”,绿灯“行”,黄灯亮了“快点走”。这是我们从小就会背的交通口诀,但你知道为什么交通信号灯选红、黄、绿这三种颜色,而不用其他颜色呢?
我们知道,可见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形式,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。相同的能量,波长越长越不易散射,传播也越远。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电磁波的波长在400~760纳米之间,不同频率的光波长也不一样。其中红光波长范围是760~622纳米;黄光波长范围是597~577纳米;绿光波长范围是577~492纳米。
其实,最早的交通信号灯是为火车而不是为汽车通行设计。由于红色在可见光谱中波长最长,可视距离要比其它颜色更远,因此,便被用作火车的交通信号灯,同时也因其醒目的特点,很多文化将红色视为危险警示标志。
而绿色在可见光谱中波长仅次于黄色,因此成为了比较容易看见的颜色。在早期的铁路信号灯中,绿色最初代表“警示”,而无色或白色代表“全线通行”。
根据《铁路信号》的记载,铁路信号灯原本的备选颜色是白绿红。绿灯示意警告,白灯示意可安全通行,红灯则和现在一样,示意停车等待。但是,实际使用中,黑夜里有颜色的信号灯在黑色建筑物的映衬下很是明显,而白色灯却可以和任何事物融合在一起。例如常见的月亮、灯笼,甚至是白灯都能与其融为一体。这种情况下,司机由于分辨不清,极易造成事故。
黄色信号灯的发明时间较晚,其发明者是中国人胡汝鼎。早期的红绿灯只有红和绿两种颜色,而胡汝鼎早年在美国留学时,一次他走在街上,绿灯亮后,正要继续前进,一辆转弯的汽车突然擦身而过,吓得他出了一身冷汗。于是,他产生了用黄色信号灯的想法,即可视波长仅次于红色的高可视度的黄色,留在“警告”的位置,以此来提醒人们注意危险。
1968年,联合国《道路交通和道路标志信号协定》对各种信号灯的含义作了规定。其中,黄色指示灯是作为警告信号,面对黄灯的车辆不能越过停车线,但当车辆已十分接近停车线而不能及时安全停车时,可以进入交叉路口等待。此后,这一规定开始在全世界通用。
你知道吗?按照国际标准,道路交通信号灯共有8套。无论是圆形红绿灯还是箭头红绿灯,交通信号灯都会按照红、黄、绿的顺序排列,最上方或最左边的一定是红灯,而黄色指示灯则位于中间。
这样排列是有原因的——如果电压不稳或者阳光太强,信号灯固定的排列次序更便于驾驶员识别,以保证行车安全。
(来源:科普中国)
温馨提示: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删除;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,我们崇尚分享
任何男性健康问题,马上在线咨询,即有微信健康私人医生为您解答。
即日起,回复本微信“姓名+手机号+您的问题”例如:“张三+1854003****+包皮手术多少钱?”即刻会有客服给您回拨电话,详细沟通,更多问题也可以点击"阅读原文" 在线沟通。
0357-3338999
专家在线答疑